那么无疑就是这部《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了~

作品讲述了一个能够时空回溯的男主角藤沼悟,
在某一天工作回家之后发现自己的母亲惨遭杀害,
因而穿越回到了自己小学时期的时候,
进而找出凶手和改变未来故事~
我必须得说这个故事超级精彩,
超级精彩,
超级精彩!
这个很重要所以先说三次~
为什么精彩呢?
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故事不拖泥带水,
节奏非常紧凑~
故事在第一集就近乎完美的交代了故事背景,
交代了重要角色,
顺带还塑造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然后就直奔主线~
在主线时节奏恰当得宜,
把角色间的羁绊和关系描绘的清清楚楚~
在结尾虽然节奏过快(之后会细谈),
但是依旧把故事收得不错,
整体故事节奏感和信息量分布都拿捏得很好(尤其是前9集)~
第二,故事代入感极高~
这个故事几乎是以男主角为第一视角,
因此你拿到的所有信息和男主角是几乎一致的~
这点对于一个推理作品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你会因此而搞清楚主角是怎样思考的,
这种思考不是逆天的,
不是毫无理由的,
不是说来就来的,
而是一步一脚印,
用无数次失败换来的~
因为了解主角的思考,所以明白他的忧虑,
因为知晓他的忧虑,所以也会随之为其感到紧张,
以小孩子之姿亦或是一个平凡人之姿去抗衡一个身在暗处,
又极为聪明的坏人,
那种紧张压抑感让人能够更加投入在整个故事之中~
第三,氛围刻画得非常好~
这点无疑是整个作品最好最无可挑剔的部分了~
这也是造成第二点的主要元素之一~
氛围刻画来自3个方面,
第一就是刚才提到的主角的思想与我们共有,
所以周围环境的压迫性很能够被表达乃至于突显出来~
第二是来自于分镜和色调的采用~
剧中(漫画也是)有很多零散的镜头,
一时之间也不知道他是在拍什么,
营造了一种敌人在暗处你却不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的感觉~
其次其色调是冷色系、灰暗不明亮的色调,
无时无刻散发着一股压抑和压迫感~
第三就是配乐了~
配乐已经神到我不知道要怎么形容了~
在不抢掉作品故事的风头的情况下,
很好的渲染着整体的氛围~
曲风很有尾浦由纪的风格,
就是比较空灵也比较阴沉,
但有些曲子散发出一种在阴沉的旋律中透露希望的感觉~
这些配乐配合着动画几乎都注意不到,
但是单独拿出来个个是神曲的节奏,
这就是尾浦由纪的实力啊~
言归正传,
因为音乐偏阴沉和空灵的感觉,
所以很多时候会给出一种微微的压迫感~
在比较愉快的剧情展开时,
曲风虽然也转变成较为轻快的节奏,
但是这样的情节和旋律在故事中出现频率其实不高,
这才让整个作品的那种压迫感始终维持在一定的度上,
不给你机会喘息,
也不会有那种在两个极端间跳跃的感觉~
综上所述,
这个作品因为氛围渲染得太好让你会在不知觉间陷进去,
进而感觉到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
好了,说了那么多优点还是有一个地方我觉得是整个作品的致命伤,
那就是最后三集的节奏诚如前面所说实在是太快了~
为了这个部分我特地去把漫画再补了一次,
这才发现动画用了仅仅三集的时间,
压缩了漫画12话约500页的内容~
这才让我明白为什么节奏会如此之快,
也让我明白很多事情背后的细节,
漫画的结局和动画的结局也有所不同~
先谈谈一些我觉得因为这个压缩所造成的两个主要缺点~
首先就是细节交代不清~
直到坏人揭晓之时,
老实说我是不感到特别意外的,
毕竟作品中感觉有些地方在有意无意的在暗示~
但我比较奇怪的是这个坏人的一些行事动机有点自相矛盾,
这才让我在揭晓之前排除了他的可能性,
所以知道是他的时候老实说是质疑大于惊讶~
而看完动画版这依旧是我心中的一根刺,
不除掉这根刺我就觉得这个答案有些牵强~
直到我看到漫画中的一些细节时,
一句短短的话,
让我终于知道那个行事并非矛盾而是有所理由的~
这才让我放下心中大石~
但反过来说动画因为这个细节没有交代出来,
所以违和感非常大~
这样的地方也不少,
比如在最后一集要和坏人对决的时候,
主角是如何判断坏人会将他带到那个地方,
因为如果不知道的话整个将他制服的计划就无从谈起~
这里是动画的原创剧情,
但是相比起动画漫画的过程更加有理可循,
甚至更加紧迫且规模也更大,
所以整个过程比较让人信服~
因为压缩的情况,
导致这些细节根本没有时间交代,
而这些消失的细节累加起来,
就构成了剧本在最后不让人信服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这直接导致故事一开始的精彩在最后有被破坏掉的感觉~
但是撇开这些细节不谈,
整体的剧情展开还是合理的,
感情堆叠也是很高的,
所以虽然是个败笔,
但不足以促成整个故事的崩塌~
反过来说我必须佩服动画团队能够做到在三集的动画交代原作那么多重要的元素,
这样的编剧能力真的不容小觑~
第二个后三集压缩所造成的缺点就是配角变得过于薄弱了~
犹记得我在《Charlotte》说过因为整体剧情节奏分布不均,
导致除了男女主角外的其他配角都可有可无,
这里其实发生了相似的情况~
虽说没有Charlotte来得严重,
但是必须得承认一些角色在动画中的存在感变得薄弱得多,
一些角色的出现也有种刻意为之的违和感~
好在的是前九集把这些角色都刻画得极好,
人物性格和行事风格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这才导致这些违和感不侵蚀整个故事,
不然的话会因此扣掉不少分数~
漫画的话由于篇幅变成了许多所以这些角色的介入感觉才变得非常的真实,
对于剧情的推展才变得没有动画来得那么生硬~
总的来说,
动画整体表现还是很不错的,
就最后三集的赶工让人感到惋惜,
如果这是一部2季(24集)番的话,
能够更好的将漫画原作诠释出来的话,
这肯定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部动画之一了~
所以我的建议是以动画做引子,
(动画有漫画所没有的优秀的配乐,这个太重要了)
之后再去把漫画从第31话开始补完,
你会得到这个故事原本到底有多完整以及深刻~
最后,我想来谈谈这个故事(动画以及漫画)给我的感受~
这个故事除了精彩之外,
其实应该还想要表达羁绊和自我价值的这两个概念~
主角从一开始的独自战斗,
到后来得到了他人的信任而开始慢慢去信任其他人,
到最后有了一群可靠的伙伴去面对敌人~
这个过程中,
身边的朋友乃至主角的母亲都仰望着男主角,
因为男主角不顾一切的举动,
就像是英雄一样~
但是其实是反过来的,
正是因为有着他们的信任,
有着他们的羁绊,
主角才有了向前迈步的勇气~
什么是勇气,
难道不就是这小小向前,
向那未知的危险的恐怖的前方迈出一步吗?
而能够维持着这个勇气的,
就是身边的人所给予的信任与支持,
和身边的人所构成的独一的羁绊~
在我脑海印象深刻的一句台词:
只有我不存在的城市,
只有我不存在的时间,
这是我最为珍贵的宝物~
这是主角在结局的时候说的一句话,
在他陷入昏迷的那15年,
朋友们和母亲为他所做的,
就是他费尽千辛万苦之后,
所得到的最好的宝物~
这个宝物不是其他的,
正是这群人之间的羁绊,
仅此而已~
自我价值这一点就要牵扯到坏人的部分了,
而这一点动画在最后一集所体现的,
其实是要强于漫画的(所以改编结果还是有亮点的)~
为了填补心中的空洞,
这是这个作品另一句核心的台词~
坏人通过诱拐虐杀孩童,
而能够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
这听上去很是变态,
但无疑这就是他的自我价值,
这个自我价值的定位无关于道德价值和普世价值观,
就只是一个人如何能够填补心中的不足的一种方式罢了~
主角也是在通过拯救这个城市中的小孩,
来获得羁绊,以填补他内心的空洞,
这就是主角的自我价值~
作品到最后两人的对决的时候,
两人对对方都已经没有了恨意,
因为他们两人都是在这个庞大的城市中,
最了解彼此的人,
虽然有着不同填补内心的方式,
但是无疑他们两个在这方面非常相似~
其实大家心中都有着一个空洞,
有着各种不同的方式去尝试填补,
这让我想到宇多田光的一首歌《七彩巴士》中的一句歌词,
Everybody feels the same
是啊,虽然大家处理方式不同,
宣泄方式不同,
但是本质都是一样的,
人类就是一群需要自我证明自我价值来自我填补的奇怪的生物~
不像其他生物的目标就是传宗接代一样,
我们不断的质询自己在世上的意义是什么,
但其实大家都一样的,
大家都不知道的,
只有直到某一天你抓到了某一个只属于你自己的价值,
你才会将全部身心都注入在其中,
进而使到自己的人生有了独一无二的价值~
但是世界往往是很悲哀的,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找不到,
有些人的这个价值和故事中的坏人一样是必须加害于人的,
这些也许都是必然存在的情况~
社会对于这样子的人有了过多的苛责,
把第一种人称之为废物,
斥责第二种人没有受过道德教育是社会败类,
(虽然我也不能接受加害于人的做法)
但这难道不是社会的普世价值所限制下的结果吗?
自我价值与普世价值之间的关联与冲突,
这也许是我们人类都该思考的问题吧~
最后再总结一次,
这是一个剧情精彩,制作不错,配乐超好听,
却又在最后几集节奏过快导致一些严重问题的动画~
非常建议在看完动画之后再把漫画补完,
这绝对会成为你不能忘怀的故事之一!
PS1: 今年已经很难得有OP和ED我都很爱的动画作品出现了,其中ED和尾浦由纪在《魔法少女小圆3 - 叛逆的物语》的片尾曲旋律好像啊~
PS3: 最后的结局把故事中所有角色之后的发展都交代了一下,这也让人感觉到一个作品真的是完美落幕了~
PS4: 有些人吐槽主角声优不够好,在我看来是反过来的,虽然有些细节情感表达不如正统声优来得出色,但是无疑主角的声优(两个声优)都把主角诠释得很好~
PS5: 在穿越15年的时间之中,只有主角母亲的长相是没有改变的,不愧是妖怪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